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世祖 > 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

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至于刘文济对曾会的大力提拔与任用,更是一种再明显不过的政治信号了,双方之间,是有根本性矛盾的,并且,随着安东国的羽翼丰满,而愈显尖锐。

当夏竦借“移民案”把安东国扯出来,树为靶子的时候,朝廷内部那些早就看安东不顺眼的“太宗派”忠臣孝子们,又怎能不瞄准放箭?

《汉世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宗藩大会后这两三年间,有朝廷新约与国策作为指导,干这个行当的商人,就更加肆无忌惮了,被拉拢腐蚀的权贵也更多了。朝中有识之士,对此深为忧虑,一些地方官府,则已经行动起来,但没有强权推动的情况下,效果并不显着。

而对于这些问题,自皇帝刘文济以下,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也未必没有察觉,未必没有政治的心思,但就是有着多重的顾虑。

夏竦做的,就是将此事彻底捅了出来,让其再无遮掩,让朝廷别无选择。当然,比起此事本身的恶劣性质与结果,夏竦还将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摆到了朝廷的台面上。

根据那些商人的供述,他们是专跑安东路线的,同时,据他们所说,二十年间,从大汉各地往安东国输送的人口绝对不下二十万,他们在其中,只占部分。

同时,安东国那边的交易对象,也一一浮出水面,不乏安东高层的权贵家族。更令人惊骇的,是安东官府那边,“竟然”有官员专门负责此事,同样也拉出了一串的安东官僚,这还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帝国人口的膨胀与爆发,的确在“活人”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一直以来,土地都是国人眼中最重要的财产财富,毕竟是指着活命的根本的东西。

但再肥沃的土地,也需要劳力的经营与耕耘,方能产生财富。而这一切,最终还得落在人口上,尤其是青壮年上。虽然帝国在税制的改革上,基本实现了以土地作为纳税依据,并且在三十多年后已经深入人心,但事实上自朝廷以下,在很多税务的收取上,仍旧免不了“以人为本”,尤其在徭役的征发上。

而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人口的重要性,也是不可能忽视,朝廷需要的产出、税收与徭役,都需要黎民的双手来创造。

哪怕是那些权贵与官僚,在“珍惜”民力上同样是有觉悟的,民力即财力,哪怕为了他们拥有的千顷良田、万亩沃土,哪怕为了当人上人,为了足够的下民给他们剥削,都不可能对帝国人口的流失熟视无睹。严格地讲,这涉及到阶级利益,这也是帝国权贵、地主阶级与海外封国统治阶级的矛盾冲突之一。

一直以来,帝国在人口输出上,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也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自是从世祖皇帝起就定下的国策,别的不提,大汉帝室在这方面为海陆封国顶住了巨大压力,绝不亏欠他们;

安东国啊,吃相太难看了!安东王啊的,也太不安分了......

而对于安东,朝廷高层有一大批人,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充满了忌惮与防备。这其中,除了基于帝国安全与稳定利益上的考量之外,也与延续了几十年的“嫡长之争”有关。

太宗刘旸与秦王刘煦这两脉之间,虽然从未爆发过正式的关于帝位的斗争,但在暗处,这种角力不知发生了多少次,这是持续了几十年的事情。

到了刘文济、刘文渊他们这一代,显然也延续了下来,并且安东王刘文渊三十年来在这方面有很多动作都是不加掩饰的。

而朝廷对安东,又何尝没有防备与制约,从太宗时起,其余封国在帝国仍保留世祖封爵,唯独刘煦的秦王爵位已经旁落几十年了。

二则是,在世祖的推动之下,有那么一批在帝国内部掌握巨大影响力的权贵一起“下海”了,他们在海内外都拥有着特殊的地位与权力,他们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与促进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世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相比于这二者,围绕着人口生意而诞生的那些黑色利益既得者,根本微不足道,他们也很难通过从中获取的暴利来影响到帝国在相关政策上的决议,顶多将一些官僚拉下水,干一些权钱交易的事。

不过,日积月累下,人口流失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帝国之弊,尤其是从事“劳务输出”贸易的黑色产业,这已经成为寄生在帝国庞大躯体上的一颗毒瘤。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