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 第494章 尘封往事

第494章 尘封往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了此时,杨旦也不想再隐瞒下去,便如实道:“自然还是南迁的事,只不过仁宗皇帝没有答应,李时勉情急之下,口出恶言,把仁宗皇帝气个半死,同时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第二天就急召太子回京,可还是没挺过去,先走一步。”

“先帝的性子和太宗皇帝十分相近,继位之后,不但打消了南迁的意图,还设立司礼监,相当于给内阁上了一道枷锁,从此以后,皇帝和大臣们之间冲突进一步加深。”

“宣德九年六月,先帝下诏,命太监王景弘重整下西洋船队,准备再下西洋,这个决定相当于彻底断送江南士族的财路,因此,宣德九年十月,先帝还在带兵巡边,两个月后便突然重病,一命呜呼。”

杨旦缓缓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先帝遇害,迁都只是个引子,矛盾真正爆发是因为先帝准备重启下西洋!”

“洪武年间开海禁,民间片甲不得下水,江南士族便以走私牟利,直至今日,皇上开新政之前曾大力打击走私,对此应该并不陌生。”

“到了永乐年间,太宗皇帝做的更绝,不但延续海禁,还将海上贸易垄断,瓷器是官窑的,丝绸是江南的官办制造局,茶叶也成为朝廷专营,郑和所做的就是将这些货物运输到海外销售,牟取暴利。”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朝是永乐二十年,至永乐二十二年,太宗皇帝驾崩之前,郑和已经在准备第七次下西洋,只不过遇到皇帝大行,便取消了行程。”

“仁宗皇帝在位只有十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讨论南迁之事,到了先帝继位,便重启下西洋,虽然当时的主要意图是宣告周边的番邦小国,我大明新皇继位,可是,这也是一个不好的开头。”

“为何没有南迁成功?”

“这就又要提起太宗皇帝的手腕了,他老人家生怕后世子孙南迁,直接把自己埋在昌平的天寿山。如果南迁,这地方很可能就会落入蒙古人手中,仁宗皇帝刚刚继位,他敢扔下先帝的遗骸,自己跑回南京吗?”

朱祁镇认真思索一番,然后说道:“你继续!”

“说到哪了……哦,对,南迁!”

杨旦努力回忆着,说道:“仁宗皇帝驾崩前一晚,确实和李时勉吵了一架,这件事并没有张扬,以至于宣宗皇帝继位之后才无意间得知,从那时起,宣宗皇帝便下定决心,将南京改为行在,也就意味着再也不会南迁。”

朱祁镇问道:“你们是担心先帝效仿太宗皇帝重下西洋,再次断了你们的财路?”

“重下西洋是主要原因,不过,那时候先帝虽然看起来英明神武,却也处处掣肘,他想做的事,须得经过朝堂之上的重臣同意,比如说,当初先帝得知仁宗皇帝驾崩前夜与李时勉吵过架,大为震怒,下旨要砍了李时勉,都已经把人绑到西市,准备行刑之际,还是被拦了下来。”

“从先帝手中抢人,谁有这个本事?”

“皇上,大明朝讲究礼法,李时勉只需一口咬定,当晚进宫就是劝诫仁宗皇帝远离女色,保养身体,又有家父为其求情,先帝能有什么办法?”

朱祁镇沉默半晌,道:“李时勉和仁宗皇帝吵架,究竟说了什么?”

朱祁镇只知道仁宗皇帝有过迁都的念头,到了自己老爹这里,又断了这个念头,没想到这里面事还挺多。

甚至朱瞻基因为南迁的事,竟然被人谋害,这就很耸人听闻了。

“就因为先帝反对南迁,才会被尔等谋害?”

“皇上言过了,先帝驾崩之时,臣还在努力考进士,这些事都是先父口述。”

朱祁镇点点头,道:“你将先帝被谋害的经过详细讲出来,朕答应给你个痛快,决不食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