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 > 第113章 历代土地政策(3)

第113章 历代土地政策(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隋朝授田与北齐相同,但狭乡(人口多、公地少的地方)每丁仅20亩。

要不是因为这个,不然你猜猜她为什么要在讲“均田制”的时候,先介绍一遍冯太后。

[而对于百姓,“均田制”的出现,制定了国家对无主荒田以政府的名义定时、按人口分授给农民的方针。

使失去了土地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流亡无居者和荫附于豪强名下的佃客也摆脱了束缚,成为政府的编户齐民,从而增加了国家控制的劳动人口和征税对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可以说,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周密的土地法令。

对于均田制是授田多少,各朝代也各不相同。

如讲唐朝杨玉环的时候,她可曾对杨玉环的行为有任何美化。

再比如慈禧太后,以后讲清朝的时候,她也并不想洗白这家伙。

所以,还是要看人的。

但很可惜,虞美人并不知道。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

如北魏,就是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无主荒地)40亩,女子20亩。

当然,更细节的肯定还有很多,我就直接放图,不多讲了。

在北魏以后,均田制为其后的北齐、北周、隋、唐等朝沿用,具体办法略有变更。

北齐至隋,一般从年18岁起受田,北齐所授露田男子80亩,妇人40亩,丁牛60亩,每户限4头;另投永业田(就是不用归还的田),桑田或麻田20亩。

北周的话,要求所授露田,一夫一妻授140亩,单丁100亩。

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更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

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

于是,在太和九月,冯太后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下,颁布了“均田令”。

也别听什么,是孝文帝下颚均田令,实行均田制这种屁话,记录这个的,还真会往男性的脸上贴金。]

对于这种行为,虞美人是超不爽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