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大军阀 > 明末大军阀 第七百一十章 禀报与畅想

明末大军阀 第七百一十章 禀报与畅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时还因为补缴积欠,各地都有辅国将军等“基层”宗室被逼得倾家荡产,甚至是自杀的,也让刘衍头痛了一阵。为此崇祯帝还曾几次召见刘衍,与刘衍发生过争执。

此时崇祯帝和太子朱慈烺听到这个原因,都有些不敢相信,崇祯帝更是说道:“各地藩王和宗室能有多少,他们一纳税,朝廷就有钱了?”

刘衍说道:“陛下,我大明在立国之初,太祖分封的藩王的确不多,只有二十五位。可是到了如今,虽然藩王的数量没有增加多少,毕竟能够封王的宗室并不多,但宗室人口大幅增长却是实情。”

“臣曾看过一个数字,单是截止到万历二十三年的时候,天下宗室人口就已经达到十五万七千人,在万历二十三年的时候,是万历朝财力最好的一年,当年朝廷共支出一千八百五十万两,其中供养宗室人口的支出就有五百五十多万两,朝廷的三成支出都耗费在了这里!”

“而各地藩王和宗室掌控的财富更是庞大。例如:成都周边的耕地飞擦灰姑娘富饶,但是在落实新政之前,成都周边的耕地有超过七成都是属于蜀王的。其他藩王和宗室也都是如此,占据了各自周边的大量土地、房屋、店铺,甚至是矿山和林地、人口。”

听到这个数字,崇祯帝的脸上露出了吃惊的表情,要知道即便在嘉靖年间、万历年间,大明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一千万两左右,而且这还是算上了粮食、布匹等各种实物收入后,呈现出来的账面数字,真是的数字有多少,则是谁也说不清的,不过肯定只能比这个数字少,绝不会多!

可是如今大明刚刚稳定了几年时间,就能有这样的收入,不得不让崇祯帝感到吃惊,甚至是难以置信。

虽然之前大明一年的收入也曾有过很多,甚至在落实新政的时候,还曾有过一年收入几千万两的情况。不过那是因为刘衍为了推行新政和军改,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抄家拿人,几百人、上千人的抄家,这种情况只是个例而已。

而现在刘衍给崇祯帝禀报的数字可是实打实的,是每年都会有的正常收入,于是崇祯帝便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这个数字没错吗?”

刘衍说道:“陛下放心,这个数字是内阁多次核算之后的数字,而且还是比较保守的估算。”

说到这里,崇祯帝和太子朱慈烺的脸色都变得很不好看,刘衍随即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各地藩王和宗室按照新政法度纳税,朝廷的收入就会大增的原因:他们手中的财富太多了!”

此时崇祯帝和太子都沉默了下来,过了一阵之后,崇祯帝才说道:“原本太祖的本意是分封藩王,以拱卫社稷。只是想不到两百多年繁衍下来,藩王宗室非但没能拱卫社稷,还成为社稷的沉重负担。唉!”

太子朱慈烺说道:“幸好如今新政已经落实,相信将来我大明会再现盛世景象的。”

说完,刘衍、崇祯帝、朱慈烺三人便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那幅《皇明环宇舆图》,三人心中都是感慨万千。

忽然,太子朱慈烺问道:“阁老,不知道几十年、上百年之后,我大明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一旁的太子朱慈烺也是疑惑的问道:“阁老,虽然如今各地商贸大兴,朝廷因此收上来大量的商税和关税,士绅和官员也是一体纳税了,可是收入增加这么多,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啊。”

刘衍解释道:“除了殿下所说的,如今大明庞大的官绅、豪强群体都开始纳税之外,另外商税额度的大幅提升,关税的普遍收取,以及各地隐户的大量减少,增加了大量的纳税人群,这些都是朝廷收入增加的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各地的藩王、宗室也全都开始纳税。”

在新政之中特意强调了皇室成员也要一起纳税,所以当初南方各地叛乱的时候,各地的藩王和皇亲国戚都是非常高兴的,甚至有人希望朝廷兵马战败,以便推翻新政。

可是刘衍以铁腕镇压了南方的数十万叛军,命令国防军南下,强行在全国范围内落实新政和军改之策,震慑各地藩王和宗室不敢妄动,这才让这帮被朝廷“圈养”了两百年的特权阶层开始照章纳税,并且补缴了历年的积欠。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