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公元191 > 第232章 第一掌 初到青州

第232章 第一掌 初到青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白楚峰起初还担心公孙瓒谋害刘虞的事情会有负面影响,但在这些难民的眼中,他们只记得公孙瓒在北疆的战绩,在易县收容难民进行屯田的业绩,到底刘虞是谁杀的,根本与他们贫苦生活的种种无关。

东莱的这些人甚至还以为公孙瓒要成为东莱的主人,在这里开荒耕地,恢复青州昔日的丰盛农事,同时还能够保护他们的家园。

的确,在这弱势的世界里,人们都渴望有强者保护。

即使管亥本有所图谋,也可以借此瓦解随行百姓的战心。

难道孔融手底下也没有多少粮食?无从得知。

不过可知的是,孔融最在意的就是那一句狠话。

“吾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耶!”

民与贼,不只在其自身的一念间,还有为官者脑中的一念。

白楚峰特意去从这些人口中知道了一些事情,还可以让当地这些人知道北方有大名的“白马将军”南下驾临青州,使整个码头都轰动一时。

“真的要这一刻就如此高调!”

“我也就刚刚才觉得这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白楚峰了解到一些事情,也就是北海国的事情,还有跟孔融、管亥有关的事情。

北海国相孔融孔文举当世名士,早在幽州就传闻孔融在北海为官六年,很得人心,其门客众多,常言“座上客藏满,杯中酒不空。”

官逼民反,不论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比比皆是,才致遍地乱党,满山盗贼。

若要有所图谋,白楚峰相信由他做这匪首,提出的条件就绝不会仅此而已,一个孔融难以承受的条件,甚至能成为煽动人心拼杀的最好理由。

而白楚峰更愿意相信那真的是为了燃眉之急所提出的条件。

在码头的许多谋生的人,不少都是北海之围被驱散过来的黄巾难民,更印证了这个事实。

百姓生活其实都不容易。

虽说孔融是名士大儒,但却是一个无多少建树的清谈文客。

白楚峰脑海中的是把酒咏诗的孔北海,眼睛所能看到的是却是青州一地狼藉。

东莱不过在北海附近,早年围攻北海时,管亥带领的数万黄巾也是北海周边的青州乡人,这些黄巾可能根本算不上是起义兵,充其量不过是饱受饥饿和战乱的难民流民,其所求也不过如管亥说的:“吾知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后面的狠话多半是壮其气势,但不是重点,重点是“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

易县的屯田,白楚峰对粮食有过了解,这一万石粮食不过够这些几万人吃个七八天而已,对于天天有酒喝的北海国相来说,这不应该过分的要求,区区一万石粮食完全可以作为义举安抚民心,彰显仁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