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六百五十五章 官渡之战(十六)

第六百五十五章 官渡之战(十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不不……”陈震连连摇头道:“说真的,如果大汉能够做到如太傅刘易所说的那样,让大汉的百姓安居乐业,民富国强的话,就算是君不君臣不臣又如何?陈某若能也为之出一份力,将来陈某也会为有份出力创下如此一个盛汉而感到自豪。”

“嗯……”关羽还是解释了一下道:“刘易跟关某说了,他说,一个朝廷,一个皇室,一个皇帝,如果想要保持一个朝代的永久兴盛强大,光是靠一个皇族治理天下是不行的。或者,在某一些年代,此皇族可能会出现一个惊世伟才,在这个雄才大略,又开明的明君治理之下,天下或者可以会出现一个盛世时期,但是,我们世人也常说,富贵不过三代,谁敢保证,皇族的每一任皇帝都具有雄才大略?好比我们如今的大汉,前两任皇帝,桓灵二帝,大汉在他们的治理之下,迅速衰落才有如今的大汉动乱,才有如今的百姓民不聊生,天下战火处处。刘易说,这样设立了一个理事内阁,就可以确保搜罗到天下具有才识的人为大汉治理国家,不用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皇帝的身上,如此,人尽其才,大汉才有可能长治久兴。”

陈震听得津津有味,望着关羽的目光都有所改变了,敬佩的对关羽道:“原来,关将军并非一个武夫,还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懂得这么多,亏陈某还自问是饱学诗书的人,却说不出关将军所说的这些学识来。”

关羽的红脸,因喝了点酒而显得很红了,听陈震说自己学识渊博,他不禁臊得脸色发紫,忙从怀里掏出了一大叠纸张,递给陈震道:“陈先生,看来你对新汉朝真的非常缺乏了解,你居然不看新汉朝送递大汉各地的新汉朝新民报,这些,除了关某与刘易兄弟见面的时候听他说的,其实,大多都是从这新民报上看来的。”

“啊?惭愧,陈某平时还真的极少浏览新汉朝新民报……”陈震也脸色一红的接过了关羽递来的报纸。

“哈哈,如此看来,世人对于新汉朝还是有所误解啊。”关羽闻言一笑,对陈震道:“孝起先生,你肯定没有去过新汉朝,不知道新汉朝的情况。其实,君不君、臣不臣的事,在新汉朝应该是不会发生的。嗯,虽然关某也并没有真正在洛阳待过,对眼下新汉朝的实际情况也并没有真切的了解过,可是,关某还是时刻都关注着的。我跟你说,新汉朝与曹操现在的朝廷,当初董卓把持的朝廷,是完全两码事的。”

“哦?愿闻其详!”陈震坐直了身体,认真的垂耳恭听。

关羽摆摆手,示意陈震举杯,不用太过拘谨,自己小喝了一口酒才道:“详细的情况,关某还真的不太清楚,不过,关某知道,现在的新汉朝,开创了我们华夏历朝来都没有的先河,那就是在皇室之下,设立了一个理事内阁。”

“理事内阁?”陈震不太理解的道。

“嗯,这个关某也是听人说的,具体的也不太明了,但是,关某知道,这个理事内阁,应该就是类似于丞相府,只不过,并不是一个人的丞相府,而是一些真正的才学的朝臣才能担任内阁成员的一个政治机构。其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包括了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建设、民生、战争、经济、教育、科研等等。”关羽说到这里,一脸苦笑的再摇手对陈震道:“先别问关某这些名词是怎么解释,因为关某也不懂。但是,关某知道,新汉朝设立的这个理事内阁,虽然是直接向皇帝负责,但是,皇帝却也没有权力否决理事内阁所有大臣集体决定实行的政策,但凡是有利于国家的任何事务,理事内阁的大臣,可以集体商议决定。皇帝有过问权,但却没有决断权。皇帝更加没有权力推行一些不利于大汉的政策。”

“唉,新汉朝虽然每期新汉朝新民报都会派人送往大汉各地,可是,百姓当中识字的并少多,并且,这些报纸,很快就会落在大汉各地的诸侯手中,寻常人是难以看得到的。像在曹操的势力地盘里,更不准流行新汉朝新民报,他们现在也有了自己的报纸,若看到有人传递新汉朝新民报,会被抓起来的,料想,在河北也是一样吧,袁绍肯定会命人将这些报纸收起来烧毁的。”关羽叹了一口气道。

嗯,新汉朝的成立到发展。历经了许多事,牵涉面也相当广,事实。在方方面面,的确有着许多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像曹操、袁绍,甚至荆州刘表等等,这些诸侯,其实谁不知道识知的重要?他们本人,也算是饱学之士,新汉朝新汉报所报道的事。大多都与他们的征策方针有相勃的地方,对他们治理地方不利,并且。新汉朝新民报,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鼓吹的意味在内,他们又怎么能够让这些东西影响他们势力地盘之内的治理力度呢?

现在这个古时代,对于一些事的执行力。要比后世的时候更加的彻底。比如说。地方的掌权者,一方诸侯,只要他一声令下,就会让所有的反对声音消失,他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几乎就可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办到。发布一条命令,就可以让地方的百姓不敢再看新汉朝新民报。

“什么?那、那这样一来,岂不是等于将汉室皇权给架空了?那、那这大汉还是刘室的大汉么?”陈震有点震惊的道。

“大汉天下,是大汉百姓的天下,并不属于某一姓氏的大汉。”关羽似深有感触的对陈震道:“孝起先生,这句话是关某那小兄弟刘易跟关某所说的,他说,不管是皇帝也好,还是朝中的大臣也好,都应该为了振兴大汉而努力,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最多的词语。振兴大汉,说到底是如何才算是振兴大汉?是说皇室刘家人丁兴旺,是说皇室富裕了就算是振兴大汉?所谓的振兴大汉。并不是说某一家兴盛便是振兴了,而是要整个大汉,百姓安居乐业,劳动有剩余,做到让整个大汉的百姓,生有所育,老有所养。壮有所劳,社会安定。做到大汉百姓民智开化,人人识字懂墨。明是非,懂道理,有例可依,有法可循。朝廷律法开明。朝官各归各职。尽忠职守,地方设官衙,开明治理地方,一级统一级,事无大小,必要记录,地方官员,严格依国法办事。开设公开透明的举报制度。地方官员治理不力,地方百姓可直达天听。”

“还有。关某那小兄弟说,现在新汉朝还没有条件实行全国的官员考核制度,新式的教育还没有全面铺开。等将来,所有朝官及地方官员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方可上任为官。而新式的教学当中,并非是单单为了培养为官的人才了,而是培养各项各业的人才,比如,数理学、天,制造学等等。”关羽说着,眼内有所向往的道:“考起先生,说真的,关某现在,都想马上去新汉朝看看,看看现在的新汉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大治啊,这才是真正的大治啊!”陈震听关羽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亦不禁有点激动起来了,现在,他不心动就怪了,心底里,也恨不能想快些前去洛阳,看看现在的新汉朝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

“呵呵,那先生你现在还说会担心新汉朝将来君不君臣不臣么?”关羽带笑的望着陈震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