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崛起在大明 > 第二百九十六章 釜底抽薪

第二百九十六章 釜底抽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尚书,朕已知此事。”崇祯的神色也是一敛,回应了一句,转而露出凝重之色,进一步地说道:“就在数日前,蓟辽总督孙承宗已经将此事密奏于朕。”

说到这里,似有所思一般,崇祯看向三人,声音更加郑重地问道:“三位爱卿,关于皇太极西征插汗蒙古各部,你们怎么看?孙承宗在密折里面,一而再的强调与提醒朕,希望提高警惕,严密监视后金军的一举一动。”

闻听此言,三人彼此对视了一眼,露出心虚的样子,作为兵部尚书,尽管有一些不情不愿,张凤翼也不得不提醒道:“皇上,虽然皇太极西征插汗蒙古各部,乃是蛮夷之事。但是,朝廷不可不防啊,皇上切莫忘了去年的插汗入侵宁夏。”

“张爱卿,你的意思是,皇太极很有可能入侵宁夏三卫?”崇祯满脸的疑惑之色,心里更是一沉,隐隐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启禀皇上,微臣并不这么认为。”张凤翼轻轻摇头,几乎是一种本能,脱口否定了一句,进而解释道:“皇太极如此大的声势,西征插汗应该不假。但是,一旦战事结束,回归途中,皇太极必将路过大同府边境诸关,又时逢盛夏,各种农作物刚收完,后金很有可能有大动作,从大同府再次入侵。”

数日之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内,紫禁城之中,已经是二十三岁的崇祯皇帝正在埋头处理着奏折,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没有这个年龄段之人应有的表现。

额头上若隐若现的抬头纹,斑白如雪的少白头,宛若一个小老头一般,好像生下来就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知道有多久没有笑过。

“报...启禀皇上,捷报!捷报!”

随着一声高呼,崇祯处理政务的思绪被突兀的打断,不禁有一些恼怒,举目望去,刚要呵斥,看到走进来三人都是自己的心腹,朝政所依赖之人,正是内阁首抚温体仁、兵部尚书张凤翼以及内侍太监高起潜。

崇祯收起了怒意,将斥责的话语咽了回去,但依旧有一些不满,蕴含在言语之中,说话之间,没有任何的面部表情。

张凤翼虽然说得很是直接,但还是有所保留,并未言明大同府一带边关隘口的简易破败,很容易失守。不过,这一切已经足够了,足以引起崇祯的警惕。

如此一来,不管后金将来会不会入侵大同府,他张凤翼也早就打了预防针,做出了警示,不管结果如何,将来也不会被问责到自己的身上。

......

与此同时,湖广之地,郧阳府竹溪一带,李家军隐匿于其中的一处山坳之中,严整的队伍有一些狼狈,好像急行军了几天几夜,辗转行军翻越了无数的崇山峻岭。

“三位爱卿,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又有何捷报?”

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的话语戛然而止,将后面之言咽了回去,转而面露丝丝的惊喜之色,但还是有一些犹豫,不确定地问道:“难道,西南剿匪的战事已经平息了?”

这时,随着三人的躬身行礼,内侍太监高起潜更是从兵部尚书张凤翼的手中接过一个奏折,恭敬地递了上去,首抚温体仁满脸的高兴之色,激动地忍不住的脱口答道:“启禀皇上,虽然西南乱匪还未平息,但也是为期不远,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日,陈奇瑜率领五省文官武将,斩杀乱匪数万,俘虏翻山虎、五阎王、邢阎王等乱匪头目十二名,其他的小喽啰更是无数。”

“根据陈总督表述,他们还在郧阳府一带入山搜查,执行着‘无穴不搜’的准则,誓将郧阳府的乱匪剿灭,从而层层推进,毕其功于一役。若无意外的话,最多四到六个月,陈总督就能平复西南匪事。”

这一刻,崇祯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开来,压在心里的大石终于落下,还未来得及高兴,却见张凤翼神色一敛,变为极为郑重之色,突兀的沉声说道:“启奏皇上,根据边关来报,皇太极兵出辽东,向西而去,看其态势,像是西征插汗,收服插汗蒙古各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