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鉴宝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刀币

第四百七十二章 刀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民间门上新年贴的“门神公”中,有的就手展古布图,并在天地头上写着“招财进宝”、“四季发财”等吉祥语。

民间婚嫁,有的还用民国古布币图案铜元与吉语方孔钱“顺治通宝”“康熙通宝”等压箱,祈求一生富贵和顺。

甚至,至今仍保留下来用“冥钱”,用铁印制成的布币压在纸上有布币印,再烧化祭奠祖先。

“布币,反映了我国钱币文化丰富多彩,是我国货币史星光灿烂的一页。”杨奕说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枚,其实就是比较珍贵的圆足布,市场价是两万元左右。”

“圆足布”的特点是圆首、圆肩、圆裆、圆足,故称之为“圆足布”或“圆首布”。“圆足布”是战国后期在中国北方的晋地所铸行的一种平首布币。

“看到吗?这三个孔。圆足布也分两种,一种是没有孔的,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这枚,有三个孔的。有孔的,能串起来,是古代的一个不小的进步。这种三孔的圆足布,是最稀少的。”杨奕对大家说道。

三孔布发现较晚,传世品极稀少。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流出国外者颇多,日本银行所藏三孔布多达二十枚左右。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县出土的宋子三孔布,为有出土记录之开始,极其珍贵。

也正是这样,一枚的价格,通常都在两万元以上。

杨奕取过一块青铜打造的小玩意,外形有点像铲子。

“这种东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钱币,叫布币。”杨奕说道。

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

布币乍一听去,好象是由布料制作而成的,但其实它也是一种金属货币。古代有一种农具叫做镈,布币的形状就很象镈。

“原来这就是布币呀!”杰仔微微惊讶。

杰仔微微吃惊,这东西价值两万元?忽然,觉得对不起粉丝了。

而他的老婆,更加吃惊,这一百元弄来的,转眼间就变成两万元,比杰仔拍戏赚钱还要快呀!

“看着有点熟悉,好像见过。”桑姐忽然开口道。

杨奕笑了笑:“见过不出奇,这东西其实是一种文化,在中国民间,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叫布币而已。”

他举例,第三套人民币2元券右上有古布币图案水印、示意祖国货币文明史远源流长。这一套人民币2元古布币水印,曾一度被收藏钱币爱好者以30倍价格换取。

刀币、布币这些称呼,以前就听说过。很早以前,拍古装戏,甚至还接触到刀币道具,是一柄刀具形状的钱币。

杨奕介绍,把铜用来作为货币,也许是从仿铸贝开始的。铜贝也有几种:有些凸起得更像真贝,锯齿纹成曲线;有些则比较扁平,锯齿纹成直线。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工具日益显得重要,于是人们在交换时就将刀、铲、纹轮等作为货币一样使用。一个地方对一种生产工具用得最多的话,这种生产工具就变成了这一地区的货币。”

“到战国晚期,随着圆形钱的出现,布币出现衰退趋势,至秦统一,圆钱、布币也完成了其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两汉之际的王莽政权时期,又曾铸行平肩方足布币,但为时很短,可视为一种返祖现象。”杨奕说道。

另外,布币也有好几种形态,随着发展,变化还有点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