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 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第10节

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第10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段真实故事,看点有二:一是后世小说和戏剧中,虚构出来的孔明空城计,与它的情节极其相似,连一些措辞也都一样。如果说孔明空城计有原型的话,就是赵云的这场“空营计”,而不是如一些学者所言,出自其他什么人的作战情节。二是赵云不仅显示出非凡的英勇,而且还充分显示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呢?关心战友,关心部下的人,生死考验面前,毫不自私自利,境界非常之高尚的人。

赵云在战场上的非凡英勇,我们已经领略到了。那么他在朝廷上,针对国家大事,向君主直言进谏的英勇,又有什么样的动人故事呢?

直言进谏的英勇,集中表现在两件事情上。先来说第一件事。

建安十九年(214)夏天,刘备打下成都占领益州。益州被誉为天府之国,繁盛富庶,加之又长期平静安定,所以积累起相当可观的财富。刘备下令把州政府官方仓库中,储存的大批黄金、白银,铜钱、丝锦,用来赏赐有功之臣。头等功臣诸葛亮、法正、关羽和张飞,每人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铜钱五千万,丝锦一千匹;其余部下,按等级领取大红包。黄闪闪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刺激起不少人的贪心。他们不满足只是瓜分浮财和动产,还盯上了不动产。什么不动产呢?城内的,是房屋,是豪宅;城外的,是田地,是庄园。原来,刘备进攻成都,大批民众跑到外地避难,他们的房屋空了,田地荒了,就被这些贪婪的眼睛盯上了。据上面提到的《赵云别传》记载,这些人纷纷向刘备建议:要分就分到底嘛,把这些空了的房屋,荒芜的田地,统统也弄来分了嘛。

按照《三国志》卷七《吕布传》的记载,从前的刘备,对于买房置地的行为,那是充满鄙视的。当初他在荆州,出席刘表邀请的社交聚会,与一个叫做许汜的人碰面。许汜是极度虚伪的两面派,一方面他贪婪,聚敛钱财,买田买房,起劲倒腾房地产,用刘备的话来说,叫做“求田问舍”;另一方面,他又清高,假清高,总是装出一副特别儒雅高深的文化精英领袖模样,居高临下,指手画脚,抱怨别人如何如何不尊重他。刘备实在看不惯他那丑恶嘴脸,就辛辣嘲讽他:“你不是号称社会精英吗?现今天下大乱,皇上流离失所,大家希望你忧国忘家,挽救时局,可是你却到处求田问舍,难怪别人瞧不起你,我就更瞧不起你!”成语“求田问舍”,就由此而来。许汜求田问舍,刘备瞧不起。现今自己的部下也要来求田问舍,他内心虽然很不欣赏,却没有断然拒绝。为什么呢?因为他如今的地位变了,变成了君主。君主必须有人拥护,断然拒绝,就会影响自己的统治基础,政治上不合算。刘备感到为难,所以没有明确表态。

要想知道赵云令人无限感慨的后半生,请看下节。

二 堂堂勇将

赵云身上最为突出的品质,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总结为非常准确的“忠勇”二字。赵云的“忠”,上一节已经做了介绍,本节就来专门说赵云的“勇”。赵云的勇,也与一般勇将的勇有所不同,有着更加丰富的层次。那么他的勇究竟有哪些层次?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和闪光点?这位以忠勇著称的名将,又有怎样令人叹惜的人生遭遇呢?

赵云的勇,具有两个层次:基本的层次,当然是战场上对敌人激烈厮杀的英勇,这属于军事;更高的层次,则是朝廷上对君主直言进谏的英勇,这属于国事。一般的勇将,能达到基本的层次,就算尽到了本分。至于还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蜀汉名将中,赵云就有独具的特色和光彩了。

先说基本的层次。赵云战场上最英勇的表现,要数在汉中唱的一出空城计,这是后来小说戏剧中,诸葛亮空城计的真实原版。那么他这出原版空城计,究竟是怎样唱的呢?

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坚决反对这种求田问舍的想法,他就是赵云。他说:“从前霍去病就认为,匈奴未灭,不能考虑家庭。现今的国贼,是比匈奴还要厉害的曹操,更不是追求安逸生活的时候。益州的民众,因为战乱背井离乡,现今应当把田地、房屋都归还原主,让他们回来安居乐业,然后我们才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赋税资源,才能得到他们由衷的拥护啊!”

他的这番话,首先是警醒众人,我们是一个有明确政治目标的群体,目标就是打倒曹操,兴复汉室。我们到益州,是来实现政治目标的,不是来抢房屋、占田地,谋取个人私利的。其次是警醒众人,如果损害本地民众的切身利益,必定得不到他们的拥护,最后就实现不了我们的政治目标。他的这番话,道理堂堂正正,刘备立即表态,按子龙的意见办。一场抢夺成都房地产的狂欢,就此掐死在萌芽状态。

赵云在这件事情上的闪光亮点,是两个“非凡”。非凡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一是赵云非凡的政治见识。你想,七年前刘备三顾草庐,诸葛亮在隆中对策里,已经建议刘备拿下益州。主要理由是什么?就是《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所说的:“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统治益州的刘璋昏庸软弱,人口众多地方富庶而他不知道关心爱护,具有智慧才能的人士都想得到一位英明的领导人。好了,现今新的领导人来了。一来就下令把老百姓的田产、房产,全部夺过来分了,而且一分钱不花,空手套白狼,直接霸占,这能算是英明君主领导的政权吗?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如果还想在益州得到民众的拥护,如果还想完成“兴复汉室”的政治大业,这种土匪行为就绝对不能干!赵云的话,实际上已经把问题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我们是什么性质的政权。显然,他在胜利面前,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头脑依然保持高度的清醒,而且具有远见卓识。

二是赵云非凡的政治勇气。他敢于站出来说上面这段话,需要的勇气,并不比在战场上玩空城计的勇气小。为什么呢?战场上那是针对敌人,人际关系很简单,只要不怕死就行,最多不过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然而朝廷上这是针对同僚,甚至是地位比自己高的同僚,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别人一心想发财,当地主又当房主,你却公开站出来断了人家的财路,今后怎么相处呢?别人难道不会孤立你,把你边缘化吗?在一个群体当中被孤立,滋味好比钝刀割肉,那是好受的吗?因此,整个蜀汉朝廷衮衮诸公当中,别人都对此不表态,就很可理解了。别人都世故,都圆滑,都会做人呀!但是,赵云就不是这种八面玲珑的不粘锅,他敢说敢当,问心无愧,因为这是出于公心,为蜀汉的发展大局考虑。可见这位赵子龙,是一个具有非凡政治勇气的人,而不是眼看别人做事不地道,却昧良心跟着别人大捞一把同流合污的小人。

话说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刘备进攻曹魏控制的战略要地汉中郡,斩杀了曹军主帅夏侯渊。当年三月,曹操亲自赶往汉中,要与刘备决一雌雄。赵云唱的空城计,就是在此时上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统领大军,经由褒斜(“斜”在此处作古地名用,读作yé)道穿越秦岭,同时也从关中运来上万袋的军粮。曹操将军粮囤积在褒斜道南口的北山之后,向刘备发起猛烈进攻。

这边的刘备,采取固守不战的方针。因为他知道,长达数百里的秦岭褒斜道,极为陡峻崎岖,运输非常困难,所以曹操带来的军粮肯定不多。只要你的军粮吃完,自然就会撤军走人。不过,要想加快曹操的军粮消耗,除了靠对手自己的肚皮之外,还要出奇兵去抢。于是赵云就和黄忠,杀往北山之下抢粮去也。

赵云最先得手,抢到一批粮食回到大营。回来之后,心却放不下,因为黄忠迟迟没有返回。换上其他人,多半会袖手旁观,反正本人任务已经完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赵云就不是这样冷漠的人。他点起数十名骑兵,出大营,顺老路,冒着危险再次冲进敌军的地盘,去寻找黄忠。不料这时曹操亲自指挥大军杀来,敌众我寡,他完全可以立马撤退,安全回返大营。但是,赵云就不是这样胆小的人。只见他快马加鞭,向对方的前锋冲杀过去。正激战间,曹操主力又赶到了,赵云便且战且退。眼看距离大营不远,不料手下的将领张著,身负重伤掉在后边。赵云本可以径自安全回返,但是他就不是这样自私的人。他立即拨转马头,一阵厮杀之后,又把张著也营救回来。

在大营留守的将领,正要关闭营门,却不料赵云下令:把军营大门打开,把中军大帐的主将大旗放下来,把发出冲锋信号的军鼓停下来,全军悄无声息,准备迎接贵客!远处的曹操,见此情景大为疑惑。心想这赵云且战且退,引我到此,莫非是预先设下埋伏?就在两个月前,我的爱将夏侯渊,而且是妻妹的丈夫,就是因为过于轻视对手,牺牲在这汉中的定军山。此前我就一再告诫他:“当将领应该有怯懦软弱的时候,绝不能只知道仗恃勇敢。”今天这番情景,是应该用告诫他的话来告诫我自己了。于是,曹操传令撤军。曹军一撤退,赵云就敲响军鼓,全营将士使用强弓大弩,跟在后面射出一阵又一阵箭雨。曹军的后卫部队突然遭受致命打击,纷纷奔逃,被马踩伤的,掉到汉水河流中淹死的,为数不少。据《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记载,第二天早上刘备前来现场视察,不禁由衷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从此,蜀军将士奉送赵云一个美名——虎威将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