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人人都爱马文才 > 人人都爱马文才 第554节

人人都爱马文才 第554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子公务繁忙事情太多,很多时候祝英台并不能直接见到他,而是传了好几道之后才安排的工作,那时候萧纲并没有领实职,时间大把又爱好看书,便经常在玄圃园呆着,和祝英台混得极熟。

再后来,祝英台帮马文才说媒的事黄了,她与太子之间就有了些龃龉,为了不让两个人都尴尬,祝英台便刻意回避有太子的场合,之后更是辞了官回家帮马文才搞研究去了。

就算祝英台再怎么政治白痴,也看得出现在现在的三皇子已经不同与往日,同泰寺中的太子闹出家,至今皇帝还未下令让他还俗,也没有为他准备“赎身钱”,眼见着这太子就要这么将日子在同泰寺里耗下去,三皇子俨然已经是东宫暗地里培养的储君备选。

但凡她还要在俗世中来去,就不能得罪这位“旧友”。

青云子看来的人多,后来干脆在道观门口支了个棚子,每隔一日便给百姓“义诊”,又拿出香客的捐赠请茅山上的师兄们制作了些现成的药丸和药散,如果遇见那种不太重的病症,便让贫苦之人拿几副药回去,也算结个善缘。

至于求“抓鬼”的,求“看风水”的,求“论道”的,青云子也在这群下山的道士里挑选了能说会道皮相出众的,随身带了个罗盘法剑,每日里亲自带队陪着他们满建康跑,只说好话,不说闹鬼,一时也解决了不少问题。

在青云子这种不遗余力的造势之下,建康城中突然出现了大量“得道高人”的消息便传扬了出去,民间早就把陶弘景当成了“活神仙”,乍一听青云观里现在还住着个真仙君的传人,更是纷纷涌入青云观里,想要一睹“仙女”真容。

而我们的“小仙女”祝英台,这段时间却很少住在道观里,而是在铸币司里忙活。

无论是准备原料还是准备模范,都需要不少准备工作,铸币司之前和道门没有合作过,很多事必须祝英台亲力亲为,好在她名声在外,又随时带着几个会武的健壮道人,倒没人敢小瞧了她。

而对于朝中主战的臣子来说,这一系列的动作只代表了一件事:

——梁国对北魏的战争,要正式发动了。

第482章 风云变色

皇帝对祝英台的重用,使得这位年纪轻轻便成为了“真人”的女冠, 一下子跃入了建康上流阶级的视线之中, 她所居住的青云观每日里拜帖不绝,有些是因为好奇, 有些是想要攀关系, 有些则纯粹是听闻陶弘景有治病救人或各方面的本事,以为祝英台也是如此,前来求助的。

祝英台并不是善于交际的性子,原本想闭门谢客, 却被青云观的观主制止了。

也有几个看她年轻貌美在背后说了几句闲话的,无一例外之后都被御史台的御史们收拾了,一来二去,哪怕再蠢的也知道这祝英台在朝中有靠山,为了自己的饭碗,对这位祝真人也就越发讳莫如深起来。

在所有想要见祝英台的拜帖里,有两张最为棘手。

一张是同泰寺里邀请她“论道”的帖子,一个佛门中人邀请道士去“论道”,怎么看怎么来者不善,祝英台推了几次,可每天又会有新的帖子送来,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思,让祝英台不堪其扰。

一张则是三皇子萧纲的帖子。

祝英台在东宫为官时,其实颇受这位三皇子的照顾。

青云观的观主按辈分只是陆修远的徒孙, 在老庄的造诣上并不算出众,但他能在佛门的重压之下仍旧维持住京中这座道观, 可见在人际关系上有他的擅长之处。

这样“传教”的好机会,这位自号“青云子”的观主自然不会错过,主动将接待香客、分拣拜帖的差事接了下来,又找祝英台借了人手,决定要“轰轰烈烈”的做一番事业, 将这么长时间以来被秃驴们压在头上的郁气好好消一消。

陶弘景所学甚杂,他是丹阳陶氏出身,家中世代医家,炼丹和辨药、医理不分家, 茅山上最多的就是懂得治病开药的医者, 这次祝英台下山时带着的道士里自然也以擅长这方面的最多, 所以青云子便将那些求医的帖子捡了出来, 交由这些弟子去做。

祝英台和徐之敬相熟,便特意写了封信给徐家在京中的药铺,顺便照顾了下徐之敬的生意,但凡治病时需要开的药,都让他们去徐家的药铺去拿,也不算抢了徐家的医馆生意。

遇到实在无法治好的病症,便开个帖子请他们去徐家医馆或者直接去茅山求医,总不至于耽误了病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