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大军阀 >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零四章 不平与争吵(二)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零四章 不平与争吵(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阁老不要混淆视听,我是说封赏的事情,没说逼谁了!”

崇祯帝叹息一声,让陈新甲起来,然后对周延儒说道:“各镇将士必须封赏,阁老现在便拿出一个方略来,朕可不愿意冷落了将士们的报国之心。”

崇祯帝猛地一拍桌案,大声说道:“朝中有事,诸位爱卿便吵成一团,吵来吵去毫无结果,如此下去,国事怎么办!!”

崇祯元年时,崇祯皇帝任用待问为户部右侍郎,总督漕运。李待问到任后,便大力整顿,定出规章,把过去不能完成的运输任务提前完成。他曾多次上奏,为民请命,如增修堤堰,赈济蝗灾,水灾地区,减免一半辽饷,取消穷县赋税等。

帐内的气氛再度热烈了起来,刘衍与众人纷纷举起海碗,倒满了烈酒,然后举杯看向洪承畴。

“阁老!各镇将士的封赏事宜,为何还定不下来,难道还要仿效刘衍故事,给那些总兵官发些银子了事?那可是二十多万精锐,难道阁老不怕逼出兵变吗?”

与王朴、杨国柱、曹变蛟、王廷臣四人直接站在刘衍一边不同,吴三桂、刘肇基、左光先、李辅明并没有旗帜鲜明的表示与刘衍共进退,却也纷纷安慰刘衍。

吴三桂起身正色说道:“此事本兵也许有苦衷,不过定虏伯确实受了委屈,本镇一定不会坐视不管,此番入京,我吴家在京师内外也有不少关系,会为定虏伯活动一番。”

刘肇基和左光先、李辅明没有吴三桂的关系网,不过也都说了许多安慰的话,并表示刘衍如有需要,三人也会伸手出力。

众人纷纷表态,就连马科也说道:“定虏伯有功而无赏,真是咄咄怪事,如今朝廷这是怎么了?”

唐通说道:“眼下朝廷还用得着我等武人,却对定虏伯如此薄情,真是伤人心啊!”

周延儒与李待问也不甘示弱,二人随即展开反击,与陈新甲再度吵成一团。

可是李待问同样强硬,梗着脖子大声叫道:“朝廷钱粮已经枯竭,为了支援锦州战事的开销,我已经竭尽全力,就差变卖家产以充国库了。现在要我拿出几百万两银子犒军,还不如直接杀了我!”

所以此番陈新甲的态度非常强硬,硬逼着李待问拿出钱粮。

陈新甲大声吼道:“如今德胜门外聚集了各镇二十多万将士,朝廷如果不能大力封赏,如何向全军将士交代,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之前封赏刘衍的时候,陈新甲已经碰了一鼻子灰,并且向刘衍称诺,只要等到锦州之战结束,必定一同对其封赏一番,将其赢得的给补上。

中军大帐内的所有总兵官都在为刘衍说话,不光是因为刘衍的实力与为人,也在于众人懂得兔死狐悲的道理。

刘衍斩首二十多万都是这个下场,那众人在锦州之战中斩首只有三、四万而已,其中还有九千多级是刘衍砍的,另有三千多级是陈勋率领的前营将士砍的,三分之一的战功还都是刘衍所部的,众人实际的战功只有两、三万而已。

如此看来,此番朝廷对各镇的封赏也好不到哪去,众人明面上是纷纷为刘衍抱不平,可是内心中,也是在为自己说话,是说给洪承畴和两位监军听的。

此时洪承畴、马绍愉、张若麒也无法置身事外,毕竟三人与各镇将士是一体的,众将士得不到封赏,三人回朝之后,多半也落不下什么好处。

特别的马绍愉和张若麒,二人原本还想着凭借锦州之战的战功,回朝之后在官场上更进一步,将来也许可以冲击一下六部尚书的位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