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两零三章 鏖战淞沪——开战 四

第两零三章 鏖战淞沪——开战 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就是翁照垣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了。

所以,这边日本飞机轰炸一结束,当日本陆战队员趁机发起进攻时,他们却错愕的发现,仅仅10分钟后,当面的中国军队居然冲出阵地,发起了反击。

在苦苦支撑了大半夜之后,中国军队发起了胜利大反攻,如果放在电影上,这是很好的桥段,很好的高潮段落,可以让人热血沸腾。确实,如同很多史料写的那样,包括翁旅长自己写的那样,这次反攻是多么的胜利,日本士兵是多么的害怕,以至于跪地求饶。

但是,历史的实情,或许跟电影情节总会相差很大。在这次“胜利”反攻后,出击的中国军队被迫退回了原防,并没有恢复被日军夺占的阵地。

其实,道理很简单,攻守换位之后,中国军队是碰到了之前日本人遭遇到的麻烦。那就是,对于两支都没打过巷战的军队来说,巷战是有利于防守者的。

156旅的旅部本来在离战场15里的后方,大场镇。但是翁照垣没有坐在安全的旅部,电话指挥战斗,而是随着援军直接赶到了战场,进驻第6团团部。

旅长到场,部队又增加到了两个团。指挥大权自然就从张团长手里移交给了翁旅长。

此时,闸北方面,日军的两次进攻刚刚被打退。趁着战斗间歇,接过指挥权的翁照垣开始重新调整部署。

战线由南向北,也就是从右翼到左翼,最南面是6团1营,继续把守广东路、虬江路一带。北面的宝兴路、横滨路一带,交给援兵第5团第1营,再北面,伤亡惨重的第6团第2营把防线收缩到天通庵路、青云路。最后赶到的援军第5团第3营则继续向左翼,也就是西北面延伸防线,从青云路直抵八字桥。

这样,翁照垣在第一线的部队,从两个营增加到四个营,而6团3营作为预备队,还雪藏着不动。

巷战中,进攻的军队,一边要注意对面街垒的敌人,还要小心两边楼房上打来的子弹,甚至后背都会被楼顶上打来的子弹打中。面对这样一个立体化的防御,进攻者总是面临很多困难。

而中国军队的反攻,还要碰上一个更难缠的对手,日本人的那些甲壳虫。

前面我们说过,中国士兵想出了不少杀虫配方,但那有个前提,就是要等那些甲壳虫近身才能起作用。现在中国军队反击,日本军队防守,甲壳虫远远的呆在己方的街垒里,依靠机枪火力封锁街道,就相当于街头的活动碉堡,哪里危急就往哪里增援,而中国人的杀虫大法,远距离却起不了作用。

这样的反攻,中国军队又付出了沉重代价。6团1营的营附陆彬,就在这样的反击中英勇战死,这也是整个闸北巷战中战死的最高阶的中国军官。

战场,又陷入了僵局。

一看这么个部署,就能明白,翁旅长的打法,首先是个稳字。

为什么要把援军都派到左翼,也就是在西北方向厚集兵力,延伸战线?

这第一,是因为左翼的原守军,6团2营伤亡太大,已经无力支撑,需要援军加强。这第二,驻扎大场的旅部到闸北战场,就在北面,如果日军向这个方面迂回,旅部到闸北的联络线就会被切断。延伸左翼,也是为了保护后方交通线。

不过,求稳不等于保守,更不等于只挨打不反击。就算踢足球,摆出一个铁桶阵,有机会也还是要反击的。现在援军赶到了,作战部队增加了将近一倍,稳守之余,翁照垣自然想组织一次逆袭。

翁照垣可是念过日本士官学校的,防御者要想守住阵地,就必须趁敌人突入阵地时,趁其立足未稳实施逆袭,恢复阵地。这可是上过课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