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一九八章 鏖战淞沪——迁都 二

第一九八章 鏖战淞沪——迁都 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向华就是12师师长张发奎,他后来成了汪精卫反对校长的重要将领,此时已经打光了老本,成了军人政客。黄琪翔(黄御行)则当了第三党领袖,和已经出国的邓择生是一伙的。叶希夷就是名将叶挺,不过这会他正游历欧洲呢,此人不但黄埔诸生,就是校长也是极为佩服的。”

说道这里范杰停顿了一会,记忆中叶挺的印象似乎从模糊中清晰过来,略微甩了甩头,思绪重新集中了一下,范杰接着说道:“剩下的三位,陈铭枢(陈真如)、蒋光鼐(蒋憬然)、蔡廷锴(蔡贤初),此时全在十九路军,有个不是很准确的类比,三个人颇有些刘关张的关系。

三个人中,陈铭枢是刘备,他对十九路军有着绝对的掌控权。因为整个十九路军,就是当初由陈铭枢任师长的北伐军第10师发展而来,干部基本上都是陈铭枢提拔而来,说十九路军是陈家军其实也并不为过。所以,不管陈铭枢在政治上如何站队,返粤离粤,十九路军都能跟着陈铭枢的指挥棒走。

而蒋光鼐则类似于关羽。说起来,蒋光鼐比陈铭枢还大两岁,论年龄绝对是三个人中的老大。但是在十九路军团体中,蒋光鼐却一直扮演着第二把手的角色。陈铭枢当师长,他就是副师长,陈铭枢当军长,他就是副军长。蒋光鼐和陈铭枢同是广东陆军小学出身,又是在陈铭枢的介绍下加入的同盟会,两人风风雨雨二十多年,一直站在一起。说起来,蒋光鼐担任十九路军总指挥,是最高指挥官,但实际上,蒋光鼐却忠实的尊奉着陈铭枢的指令。

而蔡廷锴则更像张飞,当然,蔡廷锴没有张飞那种豹眼环睁,喝断桥头的威猛造型,乍一看,蔡廷锴瘦瘦高高,更像根电线杆,并没有多少威风。但是这个三人组合中,与十九路军未尝稍离,每战必与的,却正是这位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PS:手机传的,问题不少,请见谅!

“十九路军在上海真的能守得住吗,我已经也见过十九路军的一支部队,他们军容不整,装备低劣,说实话,实在有些,有些寒酸!”这就是在自己人面前,在外人面前宋美龄是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的。

“师母有所不知,在这副寒酸相背后,十九路军却有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强悍战力。早年北伐战争期间,第四军从广东一路打到河南,号称‘铁军’。其实第4军参加北伐的,只有第10师和第12师以及叶挺独立团。十九路军就是“铁军”中第10师的正宗传人。”

范杰一脸回忆的说道:“其中固然有共*产*党的原因,但是十九路军的势力是绝不容小觑的,十九路军战斗力到底有多强,他与红军的战绩是最有说服力的。江西红军三次反围剿时,当真是见神杀神,见佛杀佛,被红军逮住突袭的国军部队,几乎没一个能全身而退的。而唯一一个能和红军打成平手的,就是十九路军。

高兴圩一战,十九路军和红军激战一天一夜,红军和十九路军各伤亡两千多人,红军两位师长战死,可见当时战斗之激烈。校长在评点第三次围剿红军时国府各路大军时,就把第十九路军列为战斗力第一,而后来起义参加红军,被改编为红5军团的西北军孙连仲第二十六路军,也只能屈居第二。”

三国演义里面,刘关张聚首古城再起兵,刘关是光杆而来,班底还要靠张飞在古城拉起的队伍,这一点,蔡廷锴对十九路军也是作用很大,想当年陈铭枢、蒋光鼐因拒绝反对校长,孤身离队,只剩下蔡廷锴一个人带着第10师,蔡廷锴还被叶挺拉着参加了南昌起义,但是一出南昌城,蔡廷锴带着第10师就脚底抹油,逃到了福建,就是靠着蔡廷锴拉出来的队伍,陈铭枢、蒋光鼐才能再与蔡廷锴相会,奠定了十九路军的基础。

陈铭枢是广东合浦人,蒋光鼐是广东东莞人,蔡廷锴是广东罗定人。十九路军的子弟,军官士兵也多是广东人。

“那第一军诸部呢?”宋美龄饶有兴致的问道,她对十九路军的战斗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

“第一军诸部现在都没有在江西与红军作战过,胡宗南学长的第一师可是号称‘天下第一师’的,战斗力自然不弱。”范杰可以看出宋美龄露出了些微的不满与不自在,心里明白他给胡宗南上的这点眼药成功了。

“我们第二师也是一路从中原大战厮杀出来的,有一段时间局势对我军不利,诸部退却,只有我们第二师能够坚守阵地,抗住了西北军的反扑,那时候的西北军可不是什么第二十六路军能比的。”范杰自信的说道,第一师和第二师向来都看对方不顺眼,尤其是胡宗南这人从不知节制,在黄埔诸生中一向嚣张跋扈惯了。

“再说第十九路军,之所以被称为‘铁军’,没有出色的‘狮子’领头,那肯定也成不了‘铁军’。‘铁军之所以北伐所向披靡,领头的就是这样的狮子。

当年北伐,党内的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曾这样评述“铁军”将领:‘张向华之蹈厉无前,陈真如之指挥若定,蒋憬然之谋定而战,叶希夷之勇冠三军,黄御行、蔡贤初之立马疆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