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一八零章 淞沪战 十七

第一八零章 淞沪战 十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科上台后,既求不得蒋介石的合作,又寻不到胡汉民的支持,一切实权仍暗中操在蒋介石的手中,深感新政权难有作为,因而在参与逼蒋介石下野后不久,不得不主动致电蒋介石恳请其返京主持大政。

他认为之所以遭遇下野之败,是由于他不能完全自主:首先在党内受到老人的牵制,导致对俄外交、对左派策略,都不能贯彻他自己的主张;其次就是迁就于国民党历史关系,允纳胡汉民等参加政府,以至于局面的不可收拾;又次,则是因为疏于防范,以致唐绍仪、陈友仁之辈勾结日本,陈济棠勾结左派桂系,都未能提前得知,导致陷于内外挟攻之境;最后,则任教育界及智识阶级之操于反动自己的人之手,以致青年学生浮动扰乱。

总之,是他自己不能用人,干部无组织,但好歹军事干部尚有熊式辉。

虽然四届一中全会推举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三人为中政会常委,又同为中常会常委、国府委员,形式上表现了他们的“合作”,但由于蒋介石回了奉化溪口老家,而汪精卫又称病上海,胡汉民滞留香港,三人之间神既分离,貌又不合,以至号称“合作政府”的孙科内阁,实际上毫无合作可言。

蒋介石返回故乡后,仍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1932年1月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余辞职后于国事心更切也。”

但他又不肯在条件不成熟时轻易复出,用他自己的话讲:“此后如欲成功,非重起炉灶,根本解决不足以言革命也。”

第一八零章一二八?淞沪战(十七)

“五叔,您还是听侄儿的吧,现在孙科政府的财政都掌握在宋子文的手里,宋子文是什么人,难道咱们范家还不了解吗,孙科要是能从他手里要出钱来给你们发军饷,他也就不是孙科了,而且您现在给校长发份密电表示效忠,侄儿敢保证,军饷很快就会发放到位的,而且一个没钱的孙科政府又能撑的了多久,校长想比用不了多久就能重新出山,到时必然不会亏待咱们这些人的。”

范熙绩点点头,有些明白过来了,怪不得阮肇昌最近一副平静的样子,军饷没有发,也没过来找自己闹,原来人家有自己的路子啊。

“放心吧,新杰,五叔回去就办。”范熙绩拍着胸脯保证道。

“对了,二叔,人手我会在回程的时候捎上了,您不妨也跟校长那边说上几句好话!”范杰劝道,对二叔范熙申,他可不敢向五叔那样说话,五叔是地地道道的时代军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一个小军阀,二叔不一样,二叔是海军,民国的海军都是有些不一样的,骨子里的那种骄傲永远不会褪去,要不然当年中俄衅起,东北军和苏联作战时,二叔率领安泰舰队全体战士,与之死战,最后还在海水里浸泡了三天三夜,婶母随着国联调查团长李顿博士的飞机沿海寻找才得获救。

“另起炉灶”,是极而言之的话。但蒋一定要将方方面面布置妥当,才肯重出江湖。正是出于这种心态,蒋自然不会真心同孙科的新政权合作。

此前,介石蒋在同宋子文、熊式辉一次谈话时虽曾表示:“如果余得如愿下野,则决以在野之身,力护继此而成之政府,以求国基之巩固,一反汪、胡平日素恶习,而倡导守法之美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谓在野不能报国哉。”

但蒋介石的行动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处处给孙科出难题,设置障碍,逼其倒台。

而原本与孙科同一战壕的胡汉民,对孙科政权也并不全力支持,只是一味鼓励孙科继续反蒋,藉此削弱蒋介石的力量。

胡汉民曾密电孙科表示:“不问蒋介石即出与否,一切政策如抗日主张,分兵剿共,成立执行部、政委会等案尽先提出,倘见阻挠,即总辞职。此政治家态度应耳。”

“恩,我知道了。”二叔平静的点点头,范杰也不敢多劝。

五叔又去拜访了一下谭延闿,说了一会话后,便告辞离去了。

客轮在武汉一番补给之后,便驶离了武汉,向岳阳驶去。

而在浙江溪口,蒋介石也在做着复出前的布置。

12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返回故乡浙江奉化。在家乡,他开始总结反思此次被逼下野的教训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