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一二七章 风雨前奏 十一

第一二七章 风雨前奏 十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范杰隐约感觉到有人在将自己往政训这条路子上引,师兄贺衷寒便是吃了这方面的亏,所以原本打算在陆大做出些成绩的他,开始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在师兄酆悌的电报里,他同样表示出了对东北局势的担忧,但是与东京黄埔分会联络之后,他们得出了关东军会在九月二十八日行动的消息,这与范杰的推论在时间上冲突了起来。

酆悌希望范杰能够在北平陆大军调处建好后,参与到北平军工厂的建设当中,最好能去沈阳一趟,同样这也是校长的意思。

但是周斌竟然鼓动风潮倒黄幕松,取而代之,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便是黄慕松也在事后颇为感叹地说:“今后对任何人的结论,确要盖棺才能论定。”

周斌登上代校长“宝座”后,对学生的要求,不论合理与否,均敷衍迁就,企图买好学生。但他自接任以后,无所建树,校内主要设施和聘请德国教官等重大工作都是黄任内办好的,同学们深悔倒黄拥周的不当。

老师卫立煌那是正在陆大学习,这些事情虽然没有参与,但是来龙去脉还是清楚的,所以范杰对周斌的印象并不好。

范杰这次兼任陆军大学军调处处长,有一个原因在里面,便是蒋总司令觉得陆军大学远在北平,不利于就近直接控制,所以打算等第八期、第九期学员毕业离校后,便会下令学校迅速迁到南京,而南京那边已经开始准备了。

陆军大学内部的情势复杂,学生老师之间,派系很多,思想言论也不统一,这几乎成为公开的事实。而陆大在北平数年间,平津军政控制权先后被阎锡山、张学良部所掌握,蒋总司令的势力没有统治北平,对陆大也还未能完全控制。

范杰并不知道到自己那份报告已经开始发挥起了作用,但是张学良开始推动北平兵工厂的建设,这一动作,还是让他松了一口气。

有这么二十来天的时间,张学良不知道能从沈阳兵工厂弄过多少东西来,至少一流的先进的武器设备,都会运过来吧!范杰这样乐观的想着,那么去沈阳炸毁沈阳兵工厂的难度就轻了小了许多。

收拾了一下手头的一些东西,范杰准备带着妻子经由天津回南京,这时候,南京那边却来了一份任命:任令范杰兼任陆军大学军事技术调查处处长一职。

这时候来这么一份任命,范杰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思量,要知道陆军大学的校长可是蒋总司令他老人家,没有他老人家的点头,范杰一个小小的中校,任职中央军校还兼职陆军大学,这其中的水很深啊。

范杰很快就派人找来了陆军大学的相关资料研究了起来。

凡属黄埔军校学生是拥蒋的;非黄埔军校学生及杂牌部队干部,虽然立场不同,但反蒋是一致的;也有一部分是中立观望的,但思想深处是与反蒋系较接近的。这几类不同思想的同学,尽管朝夕一堂,但精神状态、思想感情是不一致的,可说是尔诈我虞,同床异梦。

蒋总司令对这种情况自然是十分不安的。因此,才在1929年末开始有陆大迁南京之议,后因发生内战而推迟。蒋总司令的用心,无非就近作切实的控制而已。但是世上的聪明人实在太多,于是纷纷起来反对迁校之举。

尤其是中原大战期间,在陆大学习的各派系部分学生和一些教官,本着“各为其主”的动机,乘暑假机会回原部队去参加作战。蒋总司令对参与冯阎部队作战的教官和学生虽极愤怒,但格于形势,也只得不了而了之,但内心终是埋下了刺。

而在隐约之间,自广州政府成立以来,中统已数次察觉到粤方派人到了天津租界,设立机构,从事策反情报工作,并设有无线电台,和广州直接通讯。

而陆军大学也有相当一批学生曾参与到了其中,师兄酆悌在来的电报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并隐晦的提示范杰在这方面做出些成绩来。

陆军大学,早年是由袁世凯一手创办建立的,在1928年6月,二次北伐,国民革命军占领北京后,蒋总司令便恢复了陆军大学并且亲自兼人校长一职。

后因事务繁忙,蒋总司令便任命黄幕松为副校长,代行校长职权,周斌任教育长。

但周斌此人颇不安分,对代校长职位早存觊觎之心,

周斌和黄慕松是日本陆大同学,二人共事多年,早年间黄慕松在黄埔军校高级班当副主任,邀周斌当教育处长;黄慕松到陆大当代校长,又介绍周斌当教育长。

黄慕松对周斌是很信任的,他们的友谊也是很深厚的。至少外人一直这么认为的,尤其是在陆大期间,周斌因爱子之丧,痛哭流涕,黄慕松还亲往慰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