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再起 > 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

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然而,作为鲁监国朝的首席武将,以及舟山之战的战略策划人,张名振心中的自责已经持续了四年了。如今重入舟山城,祭奠更是最易触动心弦,万般情绪涌上心头,这份自责就更加显得沉重万分了。

祭奠过后,张名振便赶往他曾经的府邸去找寻亲人的尸骸。四年过去了,这舟山城也并非是彻底荒弃,城内早已是物是人非,哪里还轻易找得到的。可是张名振不光是执意找寻,更是将军务都交托给了张煌言,全然是一副不找到尸骸便誓不罢休的架势。洪旭在旁看得分明,亦是不免对张煌言嘱托一二,要他劝说张名振一二。

“洪伯爷说的是,只是侯服性子倔强,现在去说只怕也是不会听的。过两日,我再去劝说。”

“也好。”

数万明军盘踞舟山,辅兵大肆兴建营盘以为长久之计。这里于郑氏集团而言,便是又一个南澳岛、中左所以及香港岛,自然要加以重视。

马,当然是不可能在海上踏浪而行的,那不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常识。部将不懂物理,但也说不出这等蠢话来,此间被巴成功打断了,他也不急,见得巴成功不再发泄了才就着那话继续说了下去。

“大帅,末将的意思是,咱们是骑兵,大明那边的国姓爷素来是海上称雄,想来最缺的也是骑将、骑兵。咱们投过去的话,有本事,还怕得不到重用吗。就算是得不到重用,起码国姓爷不会把咱们杀了,那就堵住了其他将帅的投效之路。”

部将说得,于情于理都是有道理的。巴成功此间听得,亦是点了点头。但是没等他做出决断,另一个部将则有提及了清廷如今依旧是拥有着强大的实力,明军这两年的势头确实挺猛的,可若是论及综合实力,却还是远远不及的。若是日后清廷缓过劲儿来,或者是明军又闹内讧,把大好局势玩没了,他们这些投降明军的难道还能在投回去不成?

“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先把命保住了再说吧”

“那也不能顾头不顾腚吧?”

军务上并没有因为战事告一段落而闲暇下来,反倒是更加忙碌了起来。张煌言还在极力维持,打算数日后借着军务的事情再去分一分张名振的心思。可是,没等他等到预计的时日,洪旭却率先把他招到了那个曾经的舟山副将府,正有一个留着辫子的汉子恭恭敬敬的拜倒在地。

“我家大帅久仰国姓爷威名,请求洪伯爷代为接纳。我家大帅愿献宁波府城与王师,以显至诚心意”

两个部将,一如是两个小人儿似的在他的脑海里争执不下,直听得巴成功的脑仁儿都疼了。只是,如此来回来去的争执却始终没有人提过什么关于对清廷的忠诚,关于忠君爱国之类的东西,有的只是保命、富贵以及未来如何的理念之争。

如此,三天之后,永历九年的十月二十六,舟山城城门洞开,巴成功率领这舟山协的绿营守军尽数出城,向明军归降。主帅洪旭亲自解开了巴成功的自缚,安抚了一番,便将这支绿营送上了前往福建的海船,他们要到了福州那里听候郑成功的任用。

明军重新攻取舟山,在浙海上便有了一个立足点。这年头儿还没有什么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的说法,但是舟山在手,浙江东部以及南直隶东南部便在明军的打击范围之内,于明军而言无异于开辟了另一处战场,使得清军更加疲于奔命。

舟山城易手,张名振当即便入了城,先是鲁监国故宫,祭奠鲁监国元妃陈氏和殉难诸臣。一时间,大学士张肯堂、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工部尚书朱永祐、通政使郑遵俭、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安洋将军刘世勋、中镇总兵马泰以及他的亲弟弟都督张名扬等殉国臣僚的音容笑貌恍如重现眼前,巨大的自责感涌上心头,不禁失声痛哭。

当年的舟山之战,说起来失败是源于双方的实力差距,从实战角度,则是在于阮进的意外殉国,导致了明军在横水洋一役中的失利。没有了海上屏障,任由清军登岛,那便已经是回天乏术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