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二百二十六章 端午

第二百二十六章 端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临行前,就山东民乱之事,康熙下了旨意,内容如下:

山东布政使司布政使侯居广虽有听许财物情弊,然无贪婪实迹,应照律革职杖流。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李发甲不能查拏本司包揽情弊,殊属溺职,应降三级调用。山东布政使司布政使蒋陈锡虽不知情,但失于觉察,应降一级调用。侯居广系旗人,原应照律革职杖流准其折赎,因负恩背义免折赎。李发甲降三级,从宽免调用。蒋陈锡降一级,从宽免调用。

旨意中半句没提及民乱,但是山东三大宪却是一个都没跑了,都受了斥责。

除了这个旨意,康熙还命吏部,就这次山东民乱涉及的道、府、县主官逐一排查,但凡有“纵匪”之举的,俱都革职查办。另外,户部山东司郎中因失职,革职查办。

虽然这个郎中心中冤枉不已,但是也没法子,毕竟从山东调粮也是激起民变的原因之一。只是倒便宜了员外郎彭铸,升到员外郎任上不过半年,因“办事勤勉”又升为郎中。

曹方打发人从京城送信回来,永庆因改口,了结了都察院的官司,流放盛京。他拿了平王府那边帮着出具的文书,带人出关沿途护送永庆去盛京。

永庆虽然勉强脱身,但是宁春家的案子却仍是没有头绪。因宁春父子“畏罪自尽”而被革职的刑部尚书张廷枢已经调为工部尚书。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明确地靠向哪个皇子阿哥,否则康熙也不会将他这么快就再次起复。

不知为何,曹颙想起初到京城时柳芳胡同的惨案与塞外草原上的黑影,都是有着相似点,表面上看起来太子嫌疑最大,但是仔细想来,却不尽然。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对太子往往是得不偿失,只是一次次地太子推向更尴尬的境地。

想起康熙的那些个儿子,连带与他关系最亲近的十六阿哥胤禄在内,哪个不是人精?九龙夺嫡,九龙夺嫡,太子处于守位,处处被动,以一敌众,哪里是这群弟弟的对手?

虽然不知具体月份,但是太子“二废”是康熙五十一年这点,曹颙还记得。

曹颙去年完结户部差事时,曾举荐过留在福建司的傅显功补自己的缺。因此,傅显功也是到了员外郎任上没两月,便又升为郎中。

傅显功与彭铸虽然一个姓子安稳些,一个姓格跳些,年龄又相差来十来许,但是毕竟在福建司做了近十年的同僚,私交甚好。

偶尔凑到一起,提起曹颙来,傅显功与彭铸都心存感激。若是没有曹颙的举荐,他们两个想要从正六品熬到正五品,少说还要一两任。只是曹颙身份显贵,虽然年少,但是前途不可限量,使得他们没法子回报这份恩情。

*五月初六,沂州,道台衙门外。

如今,已经是四月下旬,曹颙想到父亲曹寅,虽然家书中提到一切康健,但是实在放心不下。他很是担心父母为了不让他担心,再隐匿病情什么的。

为了以防万一,曹颙派回江宁当差,给那边的管家曹元也写信嘱咐,织造府之事,其他不论,但凡涉及到曹寅患病的,一律不许隐瞒。

就是李氏,原本想要入夏前北上,到沂州来照看初瑜生产,都被曹颙去信给劝阻住。以往没有这种感觉,但是曹颙如今既盼望这一年早曰过去,又怕曹寅避免不了病逝的命运。

金鸡纳虽然向康熙求下,但是毕竟只有一份,曹颙想想,还是不放心,又去信给广州的魏信与郑海,看看能不能寻到其他西药;就是京城这边,曹颙也给十六阿哥去信,看看是否能够再备上一份金鸡纳。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四月二十四曰,康熙奉皇太后避暑塞外,命太子、五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随驾。是曰、自畅春园启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