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852铁血中华 > 第481章 兄弟登山 12

第481章 兄弟登山 1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帮年轻人本来觉得这党会就是个在一起说说话,发泄一下的地方。讨论了一番之后,大家有了交流,于是有了些隐隐约约但是说不出的感觉。听韦坤这么一讲,同志们觉得很有道理。这真的解决了他们对父祖辈很多看法的迷惑不解。

韦坤继续说道:“对于我们这一带而言,农村不是我们唯一安身立命的地方,种地也不是我们唯一能操持的营生。到城市到工厂到那些国营的企业工作,大家觉得比在农村好很多。对我们来说,土改不是活下去或者活不下去的问题。种地只是一个职业,我们希望自己不管干什么职业,都能多挣钱,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和我们父辈遇到的问题已经不同。我们是要过的更好,所有的政策如果不能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就不会觉得这个政策好。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

“没错!没错!”

“就是如此!”

一众年轻同志们纷纷点头。长期饥饿从来不存在于这帮同志的记忆里面,他们的人生目标都是如何成为有用的人,过上很好的生活。到了这遥远的非洲绝非是这帮人不到非洲就要饿死,或者是为了更好的升迁,或者是为了比国内高很多的工资。总之,这些人都是为了赚更多钱而去想方设法打更多粮食。这些人一个月赚到的钱,大概就能抵他们父祖辈种地时候一年的家庭收入。明白了这点,大家都觉得很有收获。心情变得很不错。

“我们家乡原本穷得很,大家不懂怎么改良土壤,盐碱地多,只能种高粱。现在的高粱面窝窝头里头七分是白面,三分是高粱面。我小的时候窝窝头那是真的纯高粱面窝窝头。第一次吃纯白面馒头之后,我还就奇怪,家为什么要放着这么好吃的面不种,偏偏要去种不好吃的高粱。后来农业学校搞委培,我就报名。没想到竟然给我分到了非洲。不过我更没想到,在非洲我挣的钱比在国内要多的多。”

“我从小就喜欢跟着社区种花的老头子一起刨坑挖土,总想自己有好大的地种。这才报名农业学院。”

……

大家先是介绍了一下自己为啥会走上农业技术这条路。原因看着各不相同,但是都是因为一些事情引发了这些同志对于农业技术工作的喜爱或者关注。

“非得说,我也想当大地主大贵族,高高在上,每天拎着鸟笼子,带着狗腿子在地盘上逛。看家那家姑娘不错,就抢回去……”比较逗的家伙总是有的,而且这明显是来自经典的土改电影上的恶霸形象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都是年轻的男性,有这样的幻想再正常不过。

“丹麦不是欧洲大国,不知道欧洲大国的看法。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韦坤又把话题转会到了最初的问题,“搞君主制的国家,搞生产都不靠谱!”

“赞成!”虽然对君主制其实没了解,但是年轻人对于敢嘲笑民朝制度的国家表示了自己的鄙视。

“不过呢,我发觉要是想满足的想法。我就只能搞奴隶制或者封建制度。这么做不对,而且我根本没能耐办到这些,所以我就支持土地国有制。这个制度很对,还能让我挣很多钱。我支持。”

“干这些年农业,不得不学着计算成本。一算成本,我觉得还是土地国有制成本低。只要基层政府别瞎搞,别什么都往农民身上摊派。这日子就好过的很。”

“现在国内不缺地了。我们有南海,有东北,打下来北美之后更是多出来那么多的土地。年轻人都愿意往城里去,愿意自己出来闯闯。即便是失败了,回去之后还有地种。土地国有制后,大家都很安心。既然土地有国家保障,政府总是要讲点道理的。”

韦坤一直是接受党校干校教育,理论上不差,不过他现在发觉中国人,特别是接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的见识非常不得了。对于党校里面年纪比较大的一些人,土改是个非常不得了的大事。然而对于这帮年轻人而言,土改就如空气般自然存在。他们记事的时候开始,土改已经基本完成。不管有多少人在骂土改,但是政治书的讲的很明确,土地国有就是人民拥有。而且民朝的光复党在这些基本的政治理念上抓的很紧。这让韦坤心里面叹道:统治阶级,党的建设,真心是关键。

到了会议后面,韦坤就得发言。他慢悠悠的说道:“同志们,我是这么觉得。对于咱们的父辈,土地国有化,耕者有其田,是一个攸关生死的问题。在他们的年代,没有地就意味着要饿死。有了土地就有了生活下去的基础。所以他们有他们对土改和土地国有制的看法。有些人反对,有些人支持,有些人觉得不足。这都有个时代的特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