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刘阳的担心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刘阳的担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说那些地区了,就说多灾多难的河北及山东济南等地区。去年碰到了自然灾害,从夏季中旬开始,一直到冬季,大半年没有下过一滴雨,因干旱而引发了一场蝗灾,方圆数千里的百姓失收,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成了灾民。

若非朝廷调动了大量的物资救济,恐怕河北等地区又会出现乱子。

但是,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受灾,并且是大半年的时间,这朝廷调派物资救济,那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并且,这不仅仅只是要接济半年的问题,起码都得要一年的时间。

换一句话来说,去年就单单是接济这数以百万计的灾民百姓所花去的物资,就等于是养一支数以百万计,甚至是近五百万大军的费用。也就等于是印度地区那五百万大军的一年的费用。

可是,在某些朝廷职能部门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以权谋私,或者是心怀不轨的官员。而且,这些官员,他们平时办事,也滴水不留,很是周到,也让人没法抓到他们的把柄,难以罢免他们。

现在的朝堂上,似乎慢慢的总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些朝臣,满口白牙,辩才非凡,一些事,黑的能说成白的,而白的也能说成是黑的。

作为太子,刘阳有时候也会旁听朝议,他年纪虽少,但是他亦能分辩得出一些朝臣所言的是非好丑。

比如,朝廷中便有一些朝臣,开始议论大汉现在四处用兵,远征异域的利害关系。不少朝臣,甚至还有板有眼的提出,现今大汉动乱太久,这才刚刚统一了大汉江山,在此百废待兴之际,大汉现在应该是全力发展大汉本土,中兴大汉,使得大汉恢复到当年大汉的繁荣时期。而不是举国兴兵,无休止的对异域远征。

细数一下,自从刘易当初从董卓的手上夺得了洛阳帝都,成立了新汉朝开始,这都十多年过去了,而刘易又有多少时间是留在洛阳主持朝廷军政大权的?

连续留在洛阳的时间,最长的恐怕都不超过半年,十多年来,加起来留在洛阳的时间,恐怕亦不过是三几年的时间。而有时候,一离开洛阳就是那么三几年。

说句不好听的话,刘易虽然,已经给大汉制定了种种的发展方案,制定了种种的法规条文,朝廷众臣,就只需要按照计划去执行便可。但是,这毕竟是人治,在势行的过程当中,总会出现种种的问题,不可能做得到尽善尽美的。

如果管治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是那么随便,那么容易的话,恐怕也用不到刘易这个皇帝了。

现在的大汉朝廷,虽然整体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依然良性的发展着。可皇帝不在朝中坐镇,时间一久,就总会有一些问题出现的。

大乱之后大治,这是必然的趋势,而无休止的战争,只会不停的消耗大汉的元气。

另外,大汉虽然统一,但是,各地的发展其实也不算是一帆风顺的,现在大汉各地,依然还有不少地区的百姓是处于一种勉强解决温饱的状态当中。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百姓,依然还处于一种生存困难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的确是一直存在的。其实哪怕是在后现代的时期,不也是有许多偏远山区的百姓生活困难?

现在的大汉可能还好一些,因为有大汉官府对那些地区的百姓进行接济。可就算是如此,也是还有一些偏远的地区,大汉官府是没能对他们进行太有效的管治的。

特别是一些山区,大汉官府也不能将物资送到那些地区去。

何况,朝廷的官员,经过这十多年来的发展,许多的职能部门上,换了一批又一批,并且,随着大汉帝国的疆域的扩张,急需大批的人才到各地去主持发展,如此,难免就会出现不少的人事问题。

现在的大汉朝廷,朝中的官员,刘易这个皇帝又能认识几个?

特别是,刘易所信任以及重用的大臣,来来去去就是那些。而一个管治如此庞大帝国的官府机构,这里面的各级官员又已经有了多少?

现在,戏志才、贾诩、郭嘉及荀家的一众谋臣,都有繁重的公务,他们亦大多都不在朝中主持。而内阁的那一众老臣,亦老了,难以处理太多的繁重的政务事,如此,慢慢的,有些朝廷的决策,便落到了那些新上位的一些朝臣的手上。

当然,现在刘易在大汉,有着无上的声望及威望,地位没有人能够动摇得了。同样的,许多的文臣,亦有着比较出众的才能,这也使得,大汉朝廷暂时是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