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七十三章 伏击新汉军?

第七十三章 伏击新汉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他们的所商议的对策,就只是如何伏袭新汉军的这三路兵马。但是,新汉军如此的安排,让袁绍也有一点为难。

袁绍原本的计划,只是想检软柿子来捏,定好了准备袭击他的老对手公孙瓒。可是,现在,他们的针对对象,似乎不太适合了。

也就是说,新汉朝不会直接从他们当中挑选出人来治理当地,而是另外派出官员前来组建官府,他们所有人,都要听从官府的号令。当然。如果他们真心的想为新汉朝效力,比如,那些士族当中,的确有不少文人是有才学的,但纵是如此,他们也不可能马上被任命为当地的县官什么的,他们必须要先到新汉朝的吏部去报名。接受新汉朝官员培训。嗯,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接受洗脑。当然,也是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新汉朝的新文化。学习新汉朝的基本国法及一些律例,等他们学习毕业,经过考核,那么他们就可以外放为官了。但有一点,就是基本会避免他们返回当地为官的,只能够到别的县城去为官。

而那些地主士族家的家丁队伍,必要的时候,官府有权调动。一般百姓,如果他们想投军的话,那就直接编入新汉军的新兵秩列,在当地协助官府治理地方,一边接受训练,训练好的,会被抽调补充进各军。

当然,这些刘易留给随军行动的文官去处理,最多就是留下少量的士兵,协同这些文官治理地方。

再有一天的时间,刘易的这一路军马,便可挺进到平原县城。

然而,在这个时候,别看新汉军一路无阻,相当的顺利,其实已然暗潮汹涌。

现在天气转寒了,估计冬天的第一场雪就快要降临,戏志才现在得要调配三军的物资,要与贾诩一起为新汉军冬于作战所碰到的种种问题作一个预计。

这一次,可不象当初进军大漠,毕竟,在大汉本土作战,寒冷度肯定不会如在大漠那般,那天气直接就可以冷死人的。但是,在冀州也有在冀州的困难,因为,冬天降雪并不算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暴风雪之后的阴雨天气。那样的天气,是最容易让战士生病的。

所以,冬衣要准备,防雨的雨具亦要准备好,还有,治伤寒感冒的药草,也要准备无数。

所以,真正的大战,最忙的并不是那些武将,而是那些谋士文官。

三路大军分头行动之后,刘易帐下,就只有第一军以及女子三十二军的一部份女兵及另一军,共五、六万军马。

两军,自从刘易与公孙瓒、颜良、文丑三路军马出动的时候,消息情报就有如雪片一般,各自在两军当中不停的传递着。

新汉军有着无数探子在关注着袁绍大军的情况,袁绍同样有无数斥侯探子在盯着刘易的军马。

嗯,袁绍派到渤海来的死士,他们虽然没能在渤海城搞出什么的太大动作来牵制刘易的注意力,但是,他们作为斥侯探子来衡量却是相当称职的,这么多人混进了渤海城,倒还真的让他们将新汉军的一些情报给刺探到,并送到袁绍手上。

在新汉军准备出动的前一天,便让袁绍的人刺探到了情报,知道了新汉军的行动方案。

在新汉军兵分三路的时候,袁绍正拿着情报,与一众军将谋士在商议对策。

由于刘易要直接进军平原县城,这也就是当初刘备从安喜县离开之后所获得的一个安身之地的那个县城。所以,三军分头行动之后,相对于信都城方向而言,刘易的这军就反而变成了是刘易的成了先锋军,与信都城相隔更近。另外公孙瓒、颜良、文丑等人的军马。反倒是在刘易这路军马的后方战斗。

新汉军连战连捷,所向披麾,新汉军军马所过之处,基本没有关遭受到什么的抵抗。

从渤海城到平原,约三百里左右,一天的时间,军马挺进了大半的路程。沿路收复了不下十个城镇。

当然。这些城镇,都非是重要城镇,袁军早已经撤走了。只有一些地方士族地主自组织起来维持地方秩序的零散军马。这些人的军马,他们自然是不敢与新汉军对抗的,新汉军一到,他们马上就投降。表示愿意归顺新汉朝。

对于这些势力,刘易倒没有拒绝,有多少就接收多少。不过,不管这些士族地主表现得如何好,刘易依然还是要按新汉朝的基本国法来进行的。他们的军队,当中大多都是家丁什么的。刘易表示,他们可以继续保持有。属于他们的家产什么的,新汉军亦不会抄没。但是,他们在当地,不再有行使军政的权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