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便宜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便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章完)

只有号称“巴蜀猴王”,自学成才的周北溪,受西洋风格影响较小,走出了一条画猴子的“蹊径”,也算是“巴蜀出怪才”这句话的另一個验证了。

总体来讲,就是易元吉的獐猿画法,真的就基本独步千年,直到西风东渐,大量西洋技法被国画人才借鉴吸收,融会贯通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达成突破之后,才终于有了可与拮抗者。

引入西画的理论和技法,其实也是国画的一个分水岭与飞跃,但是之后的国画却走起了“下坡路”,原因就是画家越来越重视对画的研究而忽略了书的一面,与中国画的创作精神渐行渐远,最终把国画变成了“中国式西洋画”,将画与书法重新脱节,失去了国画在宋代发展出来的“以书如画”的灵魂和精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周至以为要等待国画的下一次飞跃,应该是重新出现“书画双绝”的人物的时候。

不过这样的人物,直到他自己穿越过来之前,好像都是凤毛麟角,越来越少。

原来国画技法当中,动物的描绘从写意开始,一般都是先勾后染,后来有了发展之后,对于蝴蝶、鸟类,开始使用了花鸟的新技法——“没骨画法”。

但是这种画法极难运用到哺乳动物身上,易元吉画猿猴,算是一个特殊的例子。

反倒是在一海之隔的岛国上,受西方水彩画的影响,发展出了一些类似技法。

高奇峰少年时随居氏及其父兄习画,后来东渡日本,对京都画派中名家的技艺有极深入的研究,后来成为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与其父高剑父,加上陈树人,并称“两高一陈”三位创始人。

他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描绘动物,用描绘花卉的“撞水”,“撞粉”法,结合西方水彩画的技巧,运用于飞禽走兽和山水,达到形体逼真而又生气勃勃的效果。

也就难怪既有传统国画底子,又有西洋画熏陶的第一代海派国画家,以及他们说辐射出的那代群体的画作,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备受追捧,约拍越贵了。

佼佼者如张大千,徐悲鸿等,其实现在就已经一骑绝尘了,好在袁奶奶点名的这几位,高奇峰,张善子,张其翼,属于近代画家的第二梯队,现代第一梯队中的刘继卣过世刚十年,而周北溪,赵少昂都还在世,冯大中甚至才只有四十多岁,还属于“中青年画家”的行列。

因此这几位的画作,现在一点都不贵。

崔如拙的画周至给出了二十万,那是因为包揽了他十六张最大尺寸的画稿,外加相当于十六章最大尺寸画稿的巨作,相当于花二十万拿下三十二幅“大丈二”作品,还成系列,平均也就六千块一幅。

要照后世的算法,大丈二是四十八平尺,合着才一百二十五一平尺,简直便宜到姥姥家了。

这就是著名的“岭南画派”。

其余的几位画家,也多有这样的背景。

比如张其翼,其曾祖父张德彝曾任清政府驻欧使节,是目睹巴黎公社革命全过程的唯一中国人,先后在河北艺术师范学校,天津美术学院,辅仁大学美术系学习过西方的绘画技法。

号称“国画全才”的刘继卣,出父亲启蒙外,科班是tj市立美术馆西画系出身,在油画家刘凤虎的指导下系统学习过素描、速写、水彩、油画,

赵少昂,先是高奇峰的徒弟,后来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印刷设计和制版,其后才专攻国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