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抢救大明朝 > 第二十章 朕保证不秋后算账(真的好想要推荐票)

第二十章 朕保证不秋后算账(真的好想要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迁都南幸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得由皇帝下旨,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然后才能由六部和顺天巡抚、天津巡抚、登莱巡抚、漕运总督共同安排执行。

这是大明中枢的集体迁移,在迁移过程中,中枢的职能不会中断,权威也不至于过多的下降。

而落荒而逃就简单了,今晚就走,带上老婆孩子,在京营精锐的护卫下直赴天津——这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王承恩一定已经安排好了一切,随时可以护驾出逃的……

想到忠诚可靠的王承恩,崇祯皇帝就安心了不少,他可不会傻愣愣的挺着等死。要不然也不会让王承恩统领内外军营,提督九门了,他又不会打仗,除了安排好逃亡,还能干什么?

不过落荒而逃的事情太折威望了,而且也会让大明在一段时间内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之中。

譬如朱慈烺的那些先生上哪儿贪去?给朱慈烺补课收钱?有这样的事儿吗?

而且三敬陋规在明朝也没有成为惯例,即便有地方官上贡,也只是给同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京官用钱,不会搞到雨露均沾的。

当然了,北京城内有钱人还是有的。勋贵和一部分大太监是有钱的!

大部分勋贵不是一代人显贵,而是世世代代显贵,日积月累攒出家业也正常。另外,勋贵出任的官职通常是武官,可以管都司卫所京营的,早年可以侵吞土地,后期可以克扣军饷吃空额,如果在东南沿海任职还可以庇护走私,也就容易来钱了。

而大太监有皇家和藩王可以“吃”,皇庄皇店也都是太监们在管,早年还有矿监和织造局可以捞,现在则有监军的机会从军饷中捞钱,所以大太监们多少都有点身家。

因为落荒而逃是不可能带上一个庞大的中枢班子,也带不走太多的军队。这样朝廷就会陷入无官无兵的困境,说不定会被居心叵测的军阀权臣挟持。

至于内帑……在万历年间倒是颇为丰盈,但是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就开始不断往外发钱铺贴军费。现在早就空空如也了,什么三千万两云云的,根本就是不合逻辑的瞎扯。明朝的太监得多负责,多会搞钱,才能给崇祯皇帝攒出三千万两?当他们都是大明首富郑芝龙啊?

不过崇祯皇帝即使知道他的文官们没有贪污多少钱,现在心里面还是恨得不行。

因为这些文官既没有办法搞钱,也没有办法退敌,还拦着不让他这个皇帝迁都……这可真是要命啊!

李自成已经突破了居庸关,眼看就要到北京城外了,再不迁都南幸就来不及了。

对了,迁都南幸和落荒而逃是不一样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