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白甲军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乱初定时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乱初定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叶寒的伤势颇重,郎中看了后说今后左臂可能会使不出劲力来,也就是说叶寒左臂已经废了,不可能继续当兵吃粮,或许连种地也不行,便是废人一个,叶寒心中甚是难过,一连几日都寝食难安。

这天军中传下令来,兵变首犯已经被明正典刑,首级传视各部。叶寒想起从前赵匡胤的恩德,便出了营帐和一众降卒们一同观看首级传视。只见周军赶着一辆牛车,车上放了高木架,木架上十余个血淋淋的首级排列在上面,第一个首级应该便是赵匡胤的,只是那首级披头散发、血肉模糊也看不清楚。

叶寒想起赵匡胤的救命之恩,又想到自己今后出路渺茫,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叶寒这一哭让周围的兵卒们都心中跟着伤感起来,不少人也跟着落泪,但众兵卒都怕被周军看到自己哭泣,要知道怀念故主,说不定会被拉出去一并斩首的,都只是悄悄抹泪,不似叶寒这般放声大哭。

果然叶寒这一哭,引起了周军的注意,弹压降卒的都将大声喝命,几名周军上前来将叶寒拉了出去。那都将也知道这种时候,一人哭可能会惹得众军皆哭,说不定会闹出乱子来,当场便将叶寒和其余几名哭泣的兵卒揪了出来,带了下去。

叶寒等人这才惊醒过来,纷纷停了哭泣求饶不止,他们只道周军要将他们拉出去杀了。没想到周军也不为难他们,只是将他们带离兵营,到另一处兵营内看管起来。

后周显德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历时九日的陈桥兵变,终于在连日激战中,叛军因粮草不济、士气低落而被迫后撤,在夜袭之战中被汴梁城周军出城击败。叛军退至陈桥驿,遭到南下的韩令坤部兵马阻截,叛军腹背受敌,情势危急万分。

赵匡胤本想布阵阻挡徐皓月的追兵,派田重进、李怀义等将领猛攻陈桥驿,妄图冲出重围。但张光翰、赵彦徽、宋延渥等大将见大势已去,临阵反戈之下,赵匡胤大军瞬间分崩离析。高怀德、韩重贇受伤被擒,苗训死于乱军之中,赵匡胤只得在米信、崔翰的护卫下冲出重围,田重进、李怀义率兵断后,两人抵挡不住兵败被擒,数万殿前军最终崩溃。

随后徐皓月亲领骑兵追赶,在阳武以西的黄河边将赵匡胤等人一举擒获。石守信、王审琦、赵普、李处耘、楚昭辅已经在京城被擒获,赵匡义身死,王文昭自尽,自此兵变首脑人等悉数落网。震惊天下的陈桥兵变迅速被平息下去,赵匡胤在众人拥戴之下黄袍加身称帝,到覆亡匆匆九日,也成了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三日后,陈桥兵变大案在平叛大将军徐皓月、侍卫司韩通、平章事范质、魏仁浦等人主持审理之下,迅速审结。大周幼天子、大周符皇后昭告天下,赵匡胤、高怀德、韩重贇、石守信、王审琦、赵普、李处耘、楚昭辅等人,假托天露异象,鼓动殿前军兵变,妄图谋朝篡位,以上首犯人等判了斩立决。其余张光翰、赵彦徽、宋延渥、罗彦环、田重进、李怀义、米信、崔翰等附逆将领被革除军职,废为庶民,各将悉数被抄家流放边塞,着当地官府监管,永世不得回京。

接下来对于归降和俘虏的叛军将校,大周朝廷颁下旨意,愿意留下继续效力的,将打散编入侍卫司一系兵马,不愿意留下的,发给路费悉数卸甲归田。

见周军没有立刻杀掉自己,叶寒心里松了口气,回想起来都是昔日的同袍,想来也不会太过绝情,想到此处几人都是放下心来,在兵营内席地而坐,也不敢再互相说话。

到得傍晚,叶寒等兵卒又被放回军营之内去了。回到营中便有周军都将带着人马来传令,明日便是遣散兵卒的日子,不愿继续当兵的,明日领了路费便可自行离去。将令才传开,军营内众兵卒便纷纷议论起来,都在相互询问是去是留。叶寒自知自己已经是废人一个,就算想留下来也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也不能回到原先的军营,可惜了自己藏在床铺下的那些钱财。

看了看自己吊着的胳膊,叶寒更加的忧虑起来,匆匆吃了点饭食,便独自一人蒙头大睡。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叶寒被人叫醒过来,睁眼一看却是一名穿着白甲的都头,望着自己问道:“你可是虎捷军左厢一军步卒叶寒?那日和赵匡胤逆贼一起在黄河边被俘的?”

叶寒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见他穿了白甲,也知道他是白甲军的都头,便点了点头嗯了一声。那都头只说了句:“有什么东西都拿上跟我来!”说罢便出了营帐。

赵匡胤二十万大军之中,宋州兵悉数卸甲归田,仅余两千余众仍回宋州镇守;五万侍卫亲军之中除却战死的八千余众之外,其余的都跟随张光翰、赵彦徽等人归降,大部分都愿意继续为大周效力,这些兵马多为流言所惑,军将为势所逼,才不得已跟随赵匡胤兵变,能有将功折罪的机会自然重新归附;而十万殿前军则死伤过半,余众多数卸甲归田,只有万余人愿意并入侍卫司兵马之中。城中石守信、王审琦等部兵马也差不多有万余人愿意留下,其余跟随徐皓月平叛的殿前军则是死心塌地的跟随。

至此辉煌一时的殿前军烟消云散,以赵匡胤为首的军事联盟被打散,取而代之的却是以徐皓月、韩通等人为首的新锐势力把持了大周的大部分兵权。

五月初一日,一众首犯在汴梁殿前军大营内由徐皓月、魏仁浦亲自监斩,首级传视各部,昭示天下。徐皓月和韩通联手,在不动声色之间平定了叛乱,让各镇节度使大为敬服,纷纷上表宣示忠心。徐皓月到不担心各镇节度,这些人手中并无多少兵马,而兵力最多的淮南李重进、潞州李筠、西京留守向拱三人也都上表宣示,其中李重进、李筠两人言辞最为激烈,他们甚至建议朝廷斩草除根,将造反将领满门抄斩,以儆效尤。想到历史上二人在赵匡胤兵变成功之后起兵反宋,说明这两人是真心忠于大周的。

其余与赵匡胤亲厚的节度使们,则是心中惶惶不安,也纷纷上书表示自己与赵匡胤兵变绝无关联,而且都是大书特书,严词斥责赵匡胤的背主忘恩之举。其中以李继勋等人严词最为激烈,李继勋甚至把家小送回京城居住,以示诚意。

再说叶寒左肩受了重创后,跟着米信、崔翰等人,在赵匡胤的严令之下成了徐皓月大军的俘虏。叶寒和一众兵卒们原本都是惶惶不安的,就怕周军秋后算账杀降,但朝廷旨意颁示之后,众人心中略略安稳下来。叶寒等人被周军安置在城内的军营之中,都去了衣甲兵刃,在营中有吃有喝的,还有郎中给叶寒这样的伤兵治伤,只是军营外都有周军兵马驻守,以防众军再生什么变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